摘要: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没有水的沙漠,没有鸟的天空,没有鱼的海洋。爱每一个孩子,赏识他们,激励他们,尊重他们,关爱他们的成长轨迹,为他们的终极发展服务,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,走向成功。
关键词:赏识 自信 尊重
一直以为教师是一种职业,育人是一份工作,8小时以内是份内的事,8小时以外则事不关己。随着自己的孩子入托,上学,我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而是一种责任,一份沉甸甸的爱心。爱每一个孩子,不需要理由的爱每一个孩子,赏识他们,激励他们,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画出灿烂的曲线,实现人生价值,展现个人魅力,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,才是关爱学生终极发展的教育。
“没有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”,我把这一教育理论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,指导我的实际工作。
一、心贴心
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体,首要的工作是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。开始学生一直是用窥视的心态来对待你,考察他们的班主任是怎样的一个人,是严厉的还是和蔼的,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,只有当他们发现你是真正的自己人的时候,他们才会“亲其师,信其道。”机会终于来了,班报《欢度国庆》,学生办得很大气:凤凰来仪,彩桥飞架,这绝不仅仅是庄重、典雅、大方,而是辉煌,辉煌的设计,伟大的创意,可是在评比中却被无端的扼杀了,班长委屈的哭了。面对56 双困惑的眼睛,我别无选择,铤而走险,为荣誉而战。经过我的舌战群儒,终于得以平冤昭雪,学生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。我只是尽我所能,做了一件我应该做的事,但却比一千句空洞的说教更有力量,无形中我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。
二、找感觉
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,无疑是电视文化教育出来的一代,图像文化限制了学生的想象,限制了学生的感觉。我想,一个人的成长,应该是从学会体味各种各样的感觉开始的,比如羞耻感、自豪感、责任感、幸福感,诸如此类,让原本年轻的心灵重获敏感。而如果一个人懂得了感受生活,他的心灵常常处于感受的敏感当中,那么何愁学生不积极主动的健康发展呢?
班会《成长的烦恼和快乐》,让学生回想心痛不已的事,学生泣不成声的交流;让学生想梦中也能笑出声的事,王皓说小时候妈妈要杀一只公鸡,他于心不忍,承诺三天内让公鸡下蛋,结果从家中偷出一个鸡蛋,妈妈拿回家下锅,竟是一只熟蛋。引起满堂大笑。只要我们适时的引导,擦亮学生的双眼,点亮他们的心灯,他们一样有七情六欲,一样有喜怒哀乐,一样可以为失败而懊恼,为真诚而感动,为不平而义愤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敏感,当学生无意中顶撞了老师时,事后能够主动认错;当运动会报名时踊跃参与,致使报名人数远远超过规定人数;当我班的学科成绩远远落于平行班级时,能够迎头赶上,并保持领先优势。
三、树信心
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:孩子最怕什么?研究结果表明:孩子不是怕苦,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,而是怕丢面子、失面子。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,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,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,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。在生命成长过程中,都难免有自卑情结。
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,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,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,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。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,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。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,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,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。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。
学生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。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,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,使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。
王飞这个讷于言的学生,在新生入校点名时,连喊几遍也不作声,后来我故意抽他背课文,他居然很流利的背了下来,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。原来拥有自信我们就可以做的更好。
四、要尊重
马斯洛“需要层次”理论告诉我们,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、安全需要外,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,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,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。尊重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,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,做起事来心情愉快。
当学生犯错误时,许多班主任总是绷着脸、目光严厉,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,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,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,将报告家长、送校长教育等等.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“白痴”、“笨蛋”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,想用自己的威严来下退学生,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。但事实证明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,许多学生依然“死不悔改”。教师不是拿着“手术刀”解剖学生灵魂的“外科医生”,而应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,让学生的心灵看到生命的光明,为学生建立一个心灵的家园,然后再为学生点一盏心灵的灯。
五、承认差异
在班级工作中,教师应承认孩子间的差异,并尊重差异,甚至欣赏差异。中国有句俗话:“贵人语迟。”安徽有位小男孩三岁半还不会说话,爷爷奶奶安慰孩子的父母:
“没关系,据说乾隆皇帝四岁才会说话。”
三岁半不会说话不要紧,说不定还是贵人呢!
运动会,我们班惨败,学生以为一向争强好胜的我一定会大发雷霆,甚至没拿到名次的同学羞愧的无地自容,没想到我反而笑嘻嘻的说:“这是自然灾害,同学们已经尽力了。说不定咱们班还是四肢简单,头脑发达呢!”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,没看到陶晓萍顶着父母的阻力毅然上场?没看到金东国在足球比赛完极度疲惫的情况下仍坚持跑下5000米?没看到杨爱莲赛后几乎虚脱?只要努力,就无可指责。
六、严要求
赏识本身是学生最渴望的精神需求,如果在实际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,那么就走进了教育的误区——为赏识而赏识。
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评学生呢?
不仅可以批评,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,奥秘在于“士可杀不可辱”,应该在“看得起,够朋友”的前提下批评。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贵礼物,学生会以感激的心态乐于接受这礼物的。
自习课,教室里乱成一锅粥,金东国竟狂妄的说:“字典里没‘不闹’这个词。”班长气的没办法,送给了我。我说:“字典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工作者编纂的,是国家级的图书,你随随便便的就改了,就从还字典一个清白开始吧。”第二天,竟也交给我一篇洋洋洒洒的思想认识书,行为也有明显的收敛。
当然,这种话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,否则便会显得虚假。
有时之所以发现“表扬加鼓励”在学生面前找不到战无不胜的感觉,就是因为我们的表扬与鼓励是肤浅的,充满功利色彩的,“唉呀,你进步了,考了80几分。”
怎么样听都像是“狼外婆”的表现
要让学生健康成长,批评是必不可少的。毕竟学生犯错误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成长的过程,好多规则,好多道理,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,否则,学生便不会有正确的对待人生的态度。
在批评学生时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:对事不对人,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件事上做错了,就一棍子打倒,将整个人都否定掉了。这样的批评,就像戳向汽球的针,整个泄气。
赏识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:相信你仍然是好的,犯了错不要紧(或失败了没关系),相信你能改正。
七、好心情
心情是否舒展是教育成功的关键,在教育工作中我坚信这样的原则:“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”。孩子的天性就是玩,在玩中学,学中玩。初中生也应该在活动中习得知识,发展能力,发明创造。我们不能过多的挤占学生的时间,强迫学生做这做那,让学生在怨声载道中单调乏味的生活。生命正如一张光盘,时间是有限的,不能让庸庸碌碌,占据了分分秒秒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一双慧眼,发现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,每一处都有美好可人的事物值得捕捉,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中学习思考,学会交际,学习处世,让他们自己体验挫折,享受快乐。情商和智商并重。实践证明,越是宽松的环境学生越容易成功,越是苛刻的环境学生越惧怕失败。只要具备了较高的情商,学生就有了攻无不克的法宝,学习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都显得微不足道。
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”,我坚信教师职业的美只发生在那些钟情于这一职业的教师身上,惟有他们才会从职业中体验到心醉神迷、物我同一的强烈感受,也惟有他们才会在这种心旷神怡的愉悦中领悟教师生命的创造。 |